電視毁了這天地 舊電視棄內地 釋放有毒物料 (明報) 01月 12日 星期六 05:05AM
【明報專訊】數碼高清電視推出,是時候將家中的舊電視賣給收買佬。
那部舊電視最後輾轉到了汕頭貴嶼鎮的電子廢料回收場,被拆被燒、被淋濃酸,釋出的排放的將那片土地上的一切染污。「見到家鄉變成這樣,心中有點難過。」2005年首次到汕頭貴嶼鎮做研究的浸大裘槎環科所博士研究生陳潔茵,當時聞到刺鼻氣味,河邊燒焦了的電路板堆積如山,小朋友則在滿佈灰燼的河裏玩水……
2004年起,浸大裘槎環科所便在內地兩個電子垃圾處理重鎮——廣東省貴嶼及浙江省台州進行研究。陳潔茵表示,由於當地設備簡陋,技術落後,工人在分拆及處理電子廢物時,都採用原始及低技術方法,如露天焚燒、酸液溶解及人手拆解等。
燒電子廢料 產生致癌物
她指,當地工人燃燒電子廢料時,會產生大量致癌的二噁英,當地空氣中二噁英的含量比香港高出2.8倍,嚴重影響居民健康;工人又用濃酸提取廢料中的貴重金屬,但化學廢料則排放到附近河流,令環境生態受到破壞。該區受污染的魚類,或會游到本港水域,空氣的污染物亦有可能飄到香港,故香港的電子廢物雖然被轉移到內地,但最後亦有可能受污染影響。
地球之友上月中進行調查,發現近半受訪者認為,倘若更換電視,便會賣給「收買佬」。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指出,港府一直指八成電子廢物被回收,但實際上當中九成,以不同名義被不法商人出口至內地及非洲等地,將電子廢物污染轉移。她批評,現時電子廢物回收渠道欠監管,「所謂回收,只不過是將電子廢物污染轉移,毒害其他地區,做法並不公義」。
現時九龍灣廢物轉運站回收及處理的電子廢物只佔整體回收廢物1%。在該站作電腦回收的明愛電腦工場項目經理劉露強表示,去年共回收了約1.4萬部電腦產品,當中逾一半需要分拆變賣。他指,分拆後會將可變賣部分,向環保署申請合法出口證明,轉售至新加坡及比利時等地,而處理顯示屏等部分則與理大合作,抽取有害物質後,便將化學廢料轉送青衣化學處理廠,確保安全排放。
回收廠多不依環保程序
不過,他說現時本港甚少電子廢物回收廠會跟足環保署的程序處理,而且估計很多廢料都從非法途徑出口,「香港可以自由貿易,他們怎樣出口,怎樣貿易,根本唔會知」。根據環保署數據,本港截獲的非法出口「陰極射線管」顯像屏廢料,包括電視機及電腦顯示屏,由05年的66公噸,升逾3倍至07年的260公噸。
區詠芷表示,落後地區因不適當處理廢物而被毒害,雖然並不知道當地廢物的來源地,但認為香港或是「幫兇」,促請政府盡快立法,訂立電子產品的「生產者責任制」時間表,讓生產商及消費者負起環保責任。